然而,目前中國園林設計中普遍有當成建筑設計來做的誤區(qū)。在照明設計中,這通常有以下體現(xiàn):園藝設計師沒有深入研究照明設計與實際的照明效果,而是照搬建筑的照明方式,且非常熱衷于運用奢華和醒目的手法,去造作所謂的“檔次感”設計。
而另一方面,在一些公共綠地中的用燈也非常簡單粗糙——盡管它們可以滿足夜間照明的基本要求,但是白天的景觀效果并不令人滿意,并且與周圍環(huán)境非常不一致,非常地突兀。
實際上,國外成熟的專業(yè)庭院照明設計都試圖將其隱藏起來,以免干擾主景,并且已經(jīng)開發(fā)出大量的微型和嵌入式燈。在歐洲,許多人仍然認為成功的照明設計意味著看不見燈具,甚至人們沒有意識到燈的存在。
花園照明的對象不同于室內(nèi)照明和建筑環(huán)境照明。其主要目的是增強風景效果并創(chuàng)建朦朧的風景。因此,就光源類型而言,應嘗試選擇方向性和控制能力更好的光源,并盡量減少使用普通泛光燈。
建筑照明通常需要鮮艷的色彩和高亮度才能呈現(xiàn)出一種城市氛圍。目前,家庭庭院照明設計中的突出問題是顏色太亮,亮度太高。顧軍認為,花園照明設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照明,而是一種選擇性的裝飾照明,它利用焦點場景的戲劇性和定向性照明使公園在白天具有與自然光完全不同的景觀效果。
太高的亮度和太亮的色彩不僅會使人感到粗俗和怪異,而且會破壞視覺效果,使人們失去對三維空間感和層次感的感知,并且不可能襯托出主要場景。
庭院照明設計的關鍵是利用光影效果更好地突出景觀要素,例如地形,植被和水景,創(chuàng)建更精細的景觀,甚至為植物生長創(chuàng)造更好的微氣候條件。這與建筑照明,高速公路照明和其他外部環(huán)境照明本質(zhì)上不同。
花園元素(例如植物,水體,山脈和巖石)的照明和性能需要非常專業(yè)和科學。以樹木的采光為例,不同類型,高度,顏色的樹木以及同一棵樹的不同季節(jié)需要不同的采光設計方案。例如,對于樹冠密集的針葉樹,可以在植物附近放置狹窄或中等照明的頂部聚光燈,以突出樹冠的紋理;對于樹干和樹冠伸展的闊葉樹,可以在樹冠投影型聚光燈下使用寬照明,以突出樹的結(jié)構(gòu)。此外,應針對不同類型的水體(如噴泉,小河,湖泊和質(zhì)地不同的假山如黃石和湖石)采取相應的照明措施。